維基對於ESG解釋

維基對於ESG解釋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照片來源:jgbsmart.com

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英語: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簡稱ESG)是一個總稱,指的是旨在整合到組織的戰略中的框架,通過擴展組織的目標來創造企業價值,這些目標包括識別、評估和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所有組織利益相關者(包括但不限於客戶、供應商和員工)和環境的風險和機遇。

  1. 環境方面:側重於保護自然世界。具體主題如氣候變化溫室氣體排放生物多樣性喪失森林砍伐、污染、能源效率水資源管理
  2. 社會方面:關注人和社會關係,包括努力支持性別平等多樣性、公平和包容運動,以及提高客戶滿意度員工敬業度、供應鏈管理、客戶健康和安全。盈利能力較高的企業可以擁有更多的資源和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能力。違反社會預期可能會導致公司成本增加並影響公司的現金流。股本回報率 (ROE) 和投資回報率 (ROI) 是具有代表性的盈利指標。
  3. 公司治理方面:側重於超越過去通常對組織進行治理的方式,並加強公司治理。具體主題如董事會組成、網絡安全實踐、管理結構高管薪酬防止賄賂腐敗、股東權利、利益相關者參與和關係治理。企業治理水平可以通過運營績效來衡量。在經營能力指標中,庫存周轉率和產品銷售比例被用來衡量公司的治理風險。總資產周轉率代表公司的運營質量。

很多組織和金融機構已經設計了衡量特定公司與ESG目標一致程度的方法。在這方面最突出的全球運動是聯合國於2015年通過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ESG一詞最早出現於2004年一份題為《誰在乎獲勝》(Who Cares Wins?)的報告中,該報告是應聯合國邀請由多家金融機構聯合制訂的。

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運動已從聯合國發起的企業社會責任倡議發展成為管理資產超過30萬億美元的全球現象。晨星公司稱,僅在2019年一年,就有176.7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該運動相關產品,比2015年增加了近525%。 批評者聲稱,與該運動相關的產品沒有也不太可能產生提高污染公司資本成本的預期影響,並指責這類「漂綠」運動。